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现实的冷水。从以太坊2.0(合并后称为“The Merge”)正式实施的那一刻起,以太坊便彻底从工作量证明(PoW)机制转向权益证明(PoS),GPU挖矿不再适用于ETH。这意味着曾经的“矿霸”——成千上万的GPU矿工——突然之间失去了主战场。
但这并不代表挖矿的终结,反而是一次新的转向:挖矿重心正悄然发生迁移。
ETH2.0“合并”后,原ETH矿工最直接的问题是:我的显卡还能挖什么币?
许多矿工并不愿轻易退场,于是出现了币种大迁徙。下面列出了一些ETH合并之后最火爆的替代挖矿币种,它们大多数仍基于PoW机制,适合GPU挖掘:
币种 | 算法 | GPU适配性 | 挖矿热度 | 市场前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Ravencoin (RVN) | KawPow | 高 | 高 | 中高 |
Ergo (ERG) | Autolykos2 | 中高 | 中等 | 中高 |
Flux (FLUX) | ZelHash | 高 | 高 | 高 |
Ethereum Classic (ETC) | Etchash | 高 | 中高 | 中 |
Conflux (CFX) | Octopus | 中 | 中等 | 中 |
Kaspa (KAS) | kHeavyHash | 极高 | 非常高 | 高 |
这些币种不是新诞生的,而是在ETH向PoS转型之前就已经存在,只是因为ETH的强势统治,它们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。但如今,矿工的离散算力成为了它们的发展机会。
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到一些真实的失败案例。比如张先生,某矿场主,ETH合并前购买了上千张RTX 3080 GPU以“抄底算力”,结果ETH合并后,他并未及时迁移到新币种,而是执着于等待ETH的“回归PoW”,甚至将显卡暂时关机以减少电费开销。
结果不到半年,设备贬值近一半,部分高端显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币种开挖,最终不得不低价甩卖矿机,转向AI算力出租。
而另一边,像Kaspa和Flux的“早迁者”反而赚得盆满钵满。尤其是Kaspa,得益于其高频出块、高并发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社区支持,吸引了大批ETH矿工迁入,其币价也在短时间内暴涨。
Kaspa(KAS) 近年来成为爆火的矿币并非偶然。它采用GhostDAG协议,允许区块并行处理,出块速度极快,每秒处理能力远超传统PoW项目。
特点亮点如下:
支持并行区块链结构,无需等待一个区块确认完毕再出下一个;
算法采用kHeavyHash,适配GPU并对ASIC较不友好,增加了公平性;
每秒10+出块速度,可实现低延迟高吞吐量交易验证;
社区活跃,更新频繁,开发路线图清晰;
这使得Kaspa一跃成为ETH2.0后GPU矿工的重要转向目标。
ETH2.0之后,挖矿市场并未死去,而是分裂成三大方向:
矿工继续通过GPU挖Kaspa、Flux、Ergo等币,并等待这些项目“扶摇直上”。这条路适合持续优化设备和关注挖矿策略的玩家。
部分算力转向AI模型训练、云渲染、视频编码等GPU密集型应用领域。例如:租给Stable Diffusion用户、AI训练公司、或视频工作室等。
这适合对链上操作更熟悉的老矿工,例如将手中ETH转为质押,或者参与流动性质押Lido、Rocket Pool等DeFi产品。
矿业不是灭亡,而是演化。从单一币种挖掘到多币种适配、再到混合型算力应用,未来的矿工要的是灵活转身与前瞻眼光。
ETH2.0之后,依然能赚钱,甚至更灵活,但前提是:你不再只是矿机的操作者,而是“资源策略分配师”。
你准备好把手中的GPU变成黄金矿了吗?
是否需要我提供最新 Kaspa、Flux 和 Ravencoin 挖矿配置指南与收益分析表格?